日前,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正式出炉。由山西局物测院联合河南理工大学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沁水煤田采空区场地高速铁路基础设施安全监测与灾害防治”成功立项。这是该院首次成功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是该院坚持创新引领、转型发展的又一成效,标志着该院以“院士专家工作站”为依托探索“产学研用”平台建设,在实现校企合作、共谋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沁水煤田采空区场地高速铁路基础设施安全监测与灾害防治”项目为《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联合基金项目NSFC-山西煤基低碳联合基金项目矿区生态环境修复与灾害防治重点支持项目,开展时间为2019年1月-2022年12月,主要围绕三个关键科学问题进行理论研究:“沁水煤田采空区场地地表变形机制”、“剩余变形预测理论”、“高速铁路荷载作用下采空区场地活化变形灾变机制及协同变形调控机制研究”等,为解决“沁水煤田采空区高速交通基础设施安全监测和灾害防治”工程问题提供基础理论支持。该项目的成果实施,将为在采空区场地进行高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安全运维提供科学理论和分析手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功申报,是该院经过一年多的准备工作,通过认真选题、实地调研、科学论证、联合申报、积极答辩等环节最终从上千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资助。为物测院实践科技创新“产学研用”有机融合新机制奠定了基础,势必将为该院地灾防治研究领域培养一批科技尖端人才。
机关支部 支婧霞供稿